221505y3i7qz73iqjdqdxk.jpg

拔除小鼠適當密度的毛髮,反而長出更多毛髮? 這顛覆常識的新見解,可能有助於我們了解 幹細胞如何活化,進而應用於再生醫學。
 
重點提要
■調控毛髮生長的層面是多重的,不僅受到微環境(個別毛囊)影響,還會由於大環境(個體生理環境)而改變生長情況。拔毛所造成的微環境改變,可能喚醒毛囊再生。
■研究人員透過小鼠進行拔毛實驗,在固定面積的皮膚上,依照適當排列方式拔除一定密度的毛髮,竟會引發超過五倍的毛髮量生長。這種集體再生現象與數量感應有關。
■這項發現可能為我們照亮再生醫學與退化性疾病的治療前景,了解幹細胞如何活化,並應用在人體的器官或組織再生。
 
去年4月,國內外各大電視台、報章媒體都報導了一則令人好奇的科學發現,標題諸如「拔毛可使毛髮再生」這類字句。但是在這則新聞吸引一般大眾目光之前,科學界就已經熱烈討論這項研究,國際知名期刊《細胞》(Cell)還寫了專文介紹其中的突破點:數量感應(quorum sensing,又稱群聚感應),而不是如何治療禿頭。這項研究是台北榮民總醫院的皮膚科醫師陳志強與國際團隊的合作成果,他們依照適當的排列方式來拔除小鼠一定密度的毛髮,竟然可以誘發超過五倍的毛髮量再生,此現象與細胞之間的溝通語言有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去年5月的《細胞》。
 
長久以來,人們關注毛髮問題,想了解毛髮如何生長、脫落,然後再生。現在我們知道皮膚之中有著毛囊,毛囊會長出毛髮。毛囊內有毛囊幹細胞,它能夠自我複製,但是分裂得很慢。毛囊幹細胞可以提供新生的細胞,這些細胞會不斷增生並形成毛髮,使毛髮增長。但毛髮到底如何再生?
 
先前的其他研究顯示,拔除毛髮會形成微小傷害,卻可能導致毛囊再生。那時科學家認為,這個過程是由每個毛囊自主調控的,原因可能是拔毛導致毛囊細胞凋亡,然後引發毛髮再生;也就是毛囊的損傷可以影響微環境(個別毛囊)。陳志強於數年前遠赴美國南加州大學擔任訪問學者,與該校鍾正明的研究團隊合作著手進行「改變微環境」的研究。
 
這篇論文的共同作者之一鍾正明是南加州大學病理系教授,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他長期研究鳥類羽毛的幹細胞,曾自嘲磨出一些「皮毛之道」,他的研究「恐龍與鳥類起源」在2014年獲選全球10項重大科學突破研究之一。鍾正明從鳥類羽毛褪去又重生著手,近年來專注於小鼠脫毛再生研究。他的研究團隊先前就發現毛囊幹細胞周圍環境會影響其再生,除了微環境之外,還有大環境(個體生理環境)。換句話說,影響層面可能是多重的。
 
陳志強與鍾正明的研究團隊在2012年即證實,皮膚的微小創傷等微環境改變可能誘發毛囊幹細胞活化,這或許是細胞素(cytokine)刺激並活化了毛囊幹細胞。拔毛是造成微小創傷的一種方式,透過拔毛這種微環境的改變,可能讓毛囊幹細胞「醒過來」。
 
文章來源: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2921
arrow
arrow

    就是愛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